中国公子
旁白:公元前四百七十五年前后,统治中国大陆数百年的周王庭日渐衰微,已是名存实亡。经过一系列漫长混乱的兼并战争,原本数十个侯国仅剩下七个强大的国家:齐、楚、燕、韩、赵、魏、秦,暂时割据中国大陆,曾几何时,战国七雄之间,彼此依存又相互制衡。公元前三百年时候,卫小人鞅在西方秦国实施变法,摒弃礼、仪、廉、耻,意图以利为上、严刑酷法为辅,彻底扭曲并整齐人性;并迫使秦人唯有通过军功改变命运。在特定历史时期,卫鞅变法首先在军事上取得成功,秦国通过一次又一次军事上的胜利,迅速走向强国之路;七国之间曾经的平衡,已悄然不复存在。为持续削弱东方六国,秦国频繁向东方六国发动掠夺战争,秦大军势如破竹、所向披靡。为逼迫六国屈从臣服,秦国军队极尽炫耀武力杀戮,手段极尽残忍血腥……
公元前二百七十五年
晨光透过一层薄薄的乌云,直射在一排整齐高大的城墙上,魏国雄伟都城大梁城,城门紧闭,城防严密;秋风卷起落叶,满城萧瑟狼藉。城内西北隅有一座非常宽广的府院,高大的门廊前,几名门童正在清扫落叶,门匾上赫然刻着四个大字“魏公子府”。这座府院的主人,正是魏国著名公子信陵君魏无忌,魏昭王的少子,魏安釐王异母弟。
晴朗上午,大梁城又一天忙碌喧闹起来,街道上车水马龙,集市中人流涌动。人潮之中有俩人分外显眼:身材魁梧健壮,从上到下一色武士装束,三尺铜剑紧贴身后。两人一路问询张望,风尘仆仆来到魏公子府门前,其中一人向门童勇敢报上名来:
“南方蛮夷之人黄柒与上官小,远道而来,听闻魏国公子礼贤下士,广交天下宾客,今日愿求得公子一见!”
门童迅速打量了一眼来客,从容恭敬地回答说:“我家公子一再戒门下:‘客无论自何方而来,也无论贫富贵贱,必全其礼节以相待’,两位壮士请进!”
黄柒与上官小跟随引路门童,信步走进公子府。
门童凑趣的说到:“两位壮士如果不开口讲话,人们一定会认为你们是赵国人!赵、魏、三晋大地,自古多有侠肝义胆之士,南方虽然广大,却鲜有耳闻。请问:这是土地造就、还是教化使之然呢?”
两人闻言微微一怔,上官小一笑而答:“或许二者兼有之!童子的意思是,魏国比楚国更具教化与勇气?”
门童理直气壮回答说:“那是当然!楚国又怎能与我魏国相提并论!秦军曾经两度围困我大梁,魏国君臣上下同心,誓与大梁共存亡,确保城门万无一失。楚国土地与人口,两倍以上魏国,山川江河更是险要。然而,与秦仅仅一战,都城竟然也被秦军攻陷,秦小儿白起火烧郢都,屠杀老弱妇孺,掘楚先王陵墓,如此奇耻大辱,楚国人何以自立!”
黄柒与上官小无语相对,心情与脚步顿时沉重起来。
庭院迂回,楼阁林立。门童却在一谷仓前停下脚步,推开一扇房门,临时改建的客房倒也宽敞洁净。门童满脸歉疚的解释道:“公子府所有楼舍均已满员,这里常住的宾客已经近千人之多,新的楼舍正在筹建当中,两位壮士暂且委屈一冬,来年春天便可乔迁新居”。
黄柒与上官小转身长揖致谢:“魏公子盛情与美意,黄柒与上官小没齿不忘!但我们此行前来大梁城只为求得魏公子一面,如愿之后行将立刻启程”。
门童一愣,似乎有所意外。
正午时分,魏公子府书房。魏公子无忌接见两位楚国壮士。一番自我介绍,礼节周全之后,上官小一言道白:
“事情如此这般:五年前,秦国军队大举来犯我楚国,虽然也曾全力抵抗,但还是不敌秦军猛烈攻势,楚国接连败绩,都城郢都也相继失守。本来,楚国已经战败妥协,但秦军统帅恶魔白起还是再次下令屠城,数以万计楚国无辜百姓惨遭秦国军队杀害。
我们俩人有一位致死相爱的朋友,名叫李不同。李不同所有的亲人都在秦军屠城中罹难。就在当年,李不同愤然离别家乡,家仇国恨浑然一心,只身一人前往赵国,他执意加入赵国车骑部队,誓言与秦国贼寇战斗到底,直至生命终结!我们三人自幼志趣相投,彼此友爱并相互珍重,我们两人非常渴望能与李不同并肩战斗、生死与共,然无奈乡土亲情有太多牵挂,只好止步以泪水相送。
如今,心中牵挂已尘埃落定,北风声声一路向往赵国,是时候追随约定并履行生命诺言。可是,已经超过五年时间,李不同渺无音讯,遥远赵国又是完全陌生,即便我俩人能顺利加入赵国车骑部队,恐怕也难以在赵国百万大军中,成功找寻到我们的朋友李不同。”
上官小暂时停顿下来,抬头凝望着魏公子,担心自己话题过长,恐怕公子听不明白,但公子听得真切,示意可以继续。
黄柒接过上官小:“我们得到一位友人指点:魏国公子魏无忌与赵国公子赵胜,私交甚笃,魏公子姐姐乃赵胜夫人,赵胜时任赵国丞相。如果魏公子能赐予我二人一言半字,便可轻松成全臣下心愿!”
公子随手从腰间解下一小块玉佩,把它举在指尖:“拿着这块玉佩去见赵胜,就如同魏无忌本人,只要你们这位朋友还在赵国,相信很快就可以见到他”。
但公子并没有把小小玉佩递给两人,眉宇之间似有风云涌过,公子语气深长:“发生在你们身边的故事,在我魏国也并不陌生,但你二人对友谊之忠贞以及非凡之勇气,实在令人钦佩!无忌以为:两位壮士就在寒舍委屈住下,我只需飞书一封,一定能把你们的朋友安全带回大梁城,你们三人一同留在无忌左右,日后与无忌共同抗击秦国贼寇!何如?”
黄柒与上官小闻言略显迟疑,沉默片刻后,双双起身再次向公子长揖致礼,上官小说:“公子在上,请恕臣下直言冒犯!当下,我所知晓的这个世界,正迅速跌入黑暗,秦国军队横扫东方六国,在崇尚礼乐教化的土地上,秦国士卒搜罗抢夺头颅,犹如珍宝玩好。如此道德沦丧、人性泯灭,却又屡次成功胜利,这无异是炫耀暴政、推广酷法!我们曾经错误以为,楚国必定卧薪尝胆、不忘前耻,一定会竭力阻击秦国罪恶;但哪知楚国君王却偏安南方江湖广大,一味忍让退缩,无视秦祸蔓延而企图侥幸保全。偌大中国最后之希望,全部寄托于孤胆赵国;也只有赵国,勇于反抗秦国罪恶。因此,我们必须北上加入赵国。
当我们正值热血沸腾、情感丰富的年代,如果任由罪恶泛滥,而一心只求屈辱保全,相信不会用时太久,秦国便可如愿一法整齐全部中国。未来黑暗岁月某一天,当我们子孙被无端绳之以法时,他仰天悲愤:‘因为前人放任纵容邪恶,后人所以走向断头台。’那时,即便我的骨头已经腐朽为土,灵魂也无法片刻安宁!”
公子闻言黯然良久,面目茫然呆滞。黄柒与上官小不知主人纠结所在,感觉坐立不是。家仆前来伺候茶水时,公子这才慌忙起身把玉佩递给两人,并感言道:“情真意切,人性之所向!既然两位心意坚决,那就恭敬不如从命,客人请自便!”
黄柒与上官小再行大礼,异口同声:“公子今日恩德,或许此生无以后报。未来岁月,当我们纵马挥戈直向秦寇,必将奋勇杀敌、绝不退缩!如果有一天不幸血染沙场,那就是我二人对公子仅能的报答!”
公子热泪盈眶,迅速搀扶起两人,楚国壮士黄柒与上官小就此告别魏公子。
窗外日头显著南倾,蝉声无力时断时续,公子茫然伫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