表示調整
閉じる
挿絵表示切替ボタン
▼配色
▼行間
▼文字サイズ
▼メニューバー
×閉じる

ブックマークに追加しました

設定
設定を保存しました
エラーが発生しました
※文字以内
ブックマークを解除しました。

エラーが発生しました。

エラーの原因がわからない場合はヘルプセンターをご確認ください。

ブックマーク機能を使うには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。

荔枝

如果说,世人是靠着唐玄宗对杨贵妃的盛宠而知晓的,名为荔枝之物。

  

  那么,我私心以为,荔枝还是该恢复它的本名---离支。

  

  毕竟,在文人武将以及天下百姓的心中,杨贵妃是个祸国殃民的妖妃。


只有她的死亡才足以消弭祸端。

  

  自私又懦弱的唐玄宗理所当然的“顺应”了天下人,拿杨贵妃的命祭了皇位。

  

  而这一对名动历史的爱侣,从一开始就只是皇权单方面的掠夺。

  

  杨贵妃除了被迫的接受,放纵的享乐,没有选择。

  

  后来,杨贵妃展示了唐朝瑰丽多姿的盛世,也恰好一同走入了火尽灰冷的衰败。

  

  但心怀天下,却又以邻为壑的文人武将们,是从来不肯放过她的。

  

  因为他们不敢规劝他们的皇帝,便只能拿女子做借口,来博弈,来逼迫。

  

  就连一向豪迈的杜牧,也忍不住写了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样的讽刺。

  

  所以,与其说,八百里送来的是鲜嫩甜美的荔枝,不如说,是与生命即将诀别的离别支。

  

  我很为这样的女子可惜,她的一生都被他人的上下两瓣薄唇所操弄着。

  

  杨贵妃的容貌是诗仙李白写佳作时,感情最为浓烈的表白。

  

  也是李白这浪子,独有的怜香惜玉。

  

  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。若非群玉山头见,会向瑶台月下逢。

  

  他把她比作了瑶台上的清冷仙女,求而不得的那一份天上月。

  

  而贵妃在我的臆梦里,一身丰满且亭亭,肌肤如玉脂 ,五官偏胡人血统的艳丽与纯真。

  

  她善舞,自然也活泼,再穿上红霓裳,就像一个剥开了的荔枝---白嫩水滑,香气逼人。

  

  她是人间那一刻最美的象征。

  

  她的怀璧其罪,祸国殃民,只是男权社会里的一种推卸。

  

  好似毁了这女子,就能掩盖一个强盛王朝的衰退。

  

  于是,这个喜食荔枝的女子在不可与人道之的众望所归下,魂断在了马嵬坡。

  

  从此人间少了一抹绝色,也少了位音律与舞蹈大家。而霓裳羽衣曲,也被她带到了天上去,再也无法在人间复刻了。

  

  但我仿佛还能听见,她看见荔枝来时,那娇媚的笑声。仿佛还能看见,她一如既往的含着荔枝,舞起羽衣曲,代表盛唐...走来。

  

  世人多憎恶,世人也多怜惜。

  

  若对杨贵妃是煽动后的憎恶,那对于东坡居士的怜惜,大约是,世人倾慕他的才华,也痛惜他的郁郁不得志。

  

  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,一排排大名头都不如叫他美食家。

  

  他创造的东坡肉,味美通达天下。

  

  这样的人却也偏爱荔枝,不仅日啖荔枝三百颗,还欲常做岭南人。

  

  他这样的疯狂,于喜好者,却最是平常。

  

  相信晚年被贬的不快,能被荔枝的柔润多汁,安抚一二。

  

  不知那时的苏东坡有没有悔过入朝为官,把他的年华,把他的执着,把他的热爱,都奉献给了大宋。

  

  或许他会更怀念宋神宗顶住世家以及自己身后皇族的合力,必须推行熙宁变法的决心。又启用王安石等,同年颁布实行均输法、青苗法、农田水利法,为天下的百姓带来的福祉。

  

  或许他会更叹息那个年仅十六就接替了父亲的遗愿,使强敌西夏臣服,破了每年7万两白银及15万匹绢的岁赐之耻,在弱冠之年撒手人寰的少年天子宋哲宗。

  

  或许他在庆幸,即使宋徽宗做皇帝没什么大成,但他却推动了集艺术之大成的绘画之技。于后世而言的文化传承里,才能有万里江山卷这类的传世之宝。

  

  而且宋徽宗还给了他,再次北还的机会。

  

  我想东坡居士是惋惜自己的,在北上的途中病逝于常州,他始终没能活着踏入汴京。

  

  他启程时,岭南的荔枝正在伸展着果实,企图来诱惑每一个路过的人。不知道他躺在马车里时,有没有吩咐随从,剪下来一束尝一尝。

  

  荔枝味甘、酸、性温,可入心、脾、肝经。

  

  荔枝无意间承载了与人道之的过往,那些不与人道之的心间伤。

  

  它性情炽热,多食易上火。


而我就喜欢这种炙热。

  

  家慈用摄生这种蹩脚的理由,拒绝了我十几年的渴望。所以野马出笼时,自然是无限狂暴。

  

  我偷偷的学着东坡居士,日啖荔枝三百颗。

  

  而后,好不痛快呀!

  

  清透的汁水迸入我的口中时,那一份独有的爽甜,使我醉在了荔枝里,沉沦不出。

  

  论对荔枝的赞誉,唐宋两朝文人的书写,霸占了历史的大幅篇章。而我偏爱明代丘浚的《咏荔枝》

  

  世间珍果更无加,玉雪肌肤罩绛纱。

  

  一种天然好滋味,可怜生处是天涯。

  

  荔枝的清新美好都与道来,自然不造作,我想这就是荔枝的本质,让你深处自然间,淡看人世事。

  

  第一次的不计后果,让我确实吃了亏,牙齿疼痛起来是不讲道理的。

  

  我躲着家慈,幸运的逃过了一场责骂。

  

  到了第二回,我就谨慎了。

  

  只浅尝了数十颗,还在外头漱了口抹了嘴,才敢进屋。

  

  但这样的小心胆小多了,竟然慢慢的建立了对荔枝说不的克制。

  

  虽然家慈很快慰,我却不快乐。

  

  后来,我报复性的做着一切她不允许的事情,却没有买荔枝。

  

  但当我意识到,自己这样的极端是病态时,反而偷偷的松了口气。

  

  我生病了,就有理由告诉自己,我能吃荔枝了。

  

  我内心狂喜表面从容,装作买荔枝的常客去挑捡。它们红润而饱满的外表,让我抚摸起来就有一种心安。

  

   我把它们带回家后,并没有急切的食用。而是一颗一颗剥好,泡进了冷白开里。

  

   第二日,荔枝与水交融一体,成了清新的荔枝冷泡茶。

  

   我想解救自己,却又总自我束缚,因而只能折中。

  

   荔枝冷泡茶,就是我的童年和如今于荔枝的缱绻。

  

   杨贵妃留在荔枝上的心间伤,东坡居士存在荔枝里的过往,以及我寄在荔枝上的固执与对抗,都会随荔枝的落肚,烟消云散。

  

   而千百年来,荔枝依旧那样惹人垂涎!

評価をするには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。
この作品をシェア
Twitter LINEで送る
ブックマークに追加
ブックマーク機能を使うには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。
― 新着の感想 ―
感想はまだ書かれていません。
感想一覧
+注意+

特に記載なき場合、掲載されている作品はすべてフィクションであり実在の人物・団体等とは一切関係ありません。
特に記載なき場合、掲載されている作品の著作権は作者にあります(一部作品除く)。
作者以外の方による作品の引用を超える無断転載は禁止しており、行った場合、著作権法の違反となります。

この作品はリンクフリーです。ご自由にリンク(紹介)してください。
この作品はスマートフォン対応です。スマートフォンかパソコンかを自動で判別し、適切なページを表示します。

↑ページトップへ